2019年年底,在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由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创意工场有限公司实施的敦煌壁画复原古乐器展——“天籁敦煌”成为亮点。雷公鼓、箜篌、长柄琵琶、花边阮……尤其是出自莫高窟112窟《观无量寿经变》、蜚声中外的舞剧《丝路花雨》中英娘手中的那把“方头琵琶”,从敦煌壁画中“飞”出的敦煌古乐器引爆观众眼球。
如今,这款基于敦煌壁画复原古乐器打造的数字文创——“敦煌乐舞图盲盒系列”,于近日在良藏数字艺术平台发售。发售当日,5000份数字盲盒在短短几分钟告罄。
从当年VR版的《清宫美人图》让清宫美人动起来,及创意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大火,文创利用新型科技打破文物的“高冷范”,于文创+科技中,实现了“真实物体+虚拟物体+用户体验”无缝链接,短短几年时间,文创行业业态仍在不断发生变化。
何为数字文创?
就是在5G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进行深度融合、加工和创意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同时也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锦上添花。就如此次发售的5款藏品,集中展现了文创工场实施的敦煌壁画复原乐器中的精品,通过对该元素的二次创作,呈现出盲盒中五位飞天仙子手持大阮、小阮、古筝、胡琴、琵琶等五种古乐器演奏,婀娜飘然,仙乐入耳的作品,不仅较好地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也充分地彰显了现代文化的活力。
敦煌壁画上有4000多件乐器图像,反映了中国乐器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的郑汝中先生、庄壮先生经过大量研究,仿制出一批壁画乐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8年4月,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与敦煌研究院共同合作,仿制敦煌壁画乐器并进行延伸开发,以“活态”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敦煌古乐器“走”出壁画,“走到”大众身边。
在当时86岁高龄的敦煌乐舞研究专家郑汝中先生的设计指导下,按照敦煌壁画乐器图形制作成能够演奏的乐器实物,共制作了弹拨、拉弦、打击、吹奏四大类乐器,97种,245件(2套)。复原工作邀请上海、扬州、苏州、北京、河南、河北等地的民族乐器制作大师共同承担。敦煌研究院的画师在这些乐器上精心绘制了乐器出处的壁画图案,使乐器在奏出美妙音乐的同时,成为艺术品。
“随着近年来数字文创的发展受到年轻一代的热情追捧,此次将敦煌壁画复原乐器元素进行再创作的数字作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占有欲之外,还不乏趣味性、互动性,并且具有‘专属、限量、永久保存’的特点。用数字艺术为传统文化赋能,也是助力敦煌文化‘破圈’的又一尝试。 ”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创意工场副总经理谢莉介绍。
2019年,“敦煌壁画复原古乐器展”先后在兰州、宁波、深圳等地展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复原的乐器不只是文物复仿品,而是可以真实演奏的乐器,可移动的敦煌古乐成为各大展会上的“网红”。
而如今,数字藏品作为当下最热门的传播载体,与传统文化之下的多种内容类型契合,二者相结合再度激发传统文化活力。
数字藏品不同于实物文创产品,具有价格亲民、收藏便民等优点。当下数字藏品成为行业热点,品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
据相关报道称,2021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为1.5亿元。
作为现象级事物,2022年7月,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主编的首个最全实用应用参考书《数字藏品应用参考》发布,在数字文化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2月,《只此青绿》数字藏品发布会在京举行,并于3月推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成为演出行业首个数字藏品纪念票。
2022年5月17日,《读者》首款数字藏品亮相“元宇宙”。
这一切让大家对处于风口的NFT产生了诸多好奇,到底什么才是NFT?
NFT(不可同质化代币/不可替代代币)是一种数字令牌,它唯一地表示区块链上的对象(物理或其他)。NFT可以代表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艺术品、财产、奖杯、数字内容等物理对象,甚至是知识产权等无形概念。
在这一背景下,那些掌握区块链相关技术的互联网企业成了数字藏品的平台搭建方,而那些掌握资源的文化机构则成为数字藏品的IP方。通过科技使文化艺术更接近大众,成为文创的核心灵魂,在采访中,许多文化机构表示,“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传统文创与消费者的联系受限,数字文创成为一种构建消费新模式的突破手段。”
数字文创备受追捧,赋能文化消费,让一些优秀传统的文化IP掀开了神秘面纱。
有关专家表示:“莫高窟是一个文化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从文化的角度,更应该开发衍生的文创产品,其中有非常大的空间,既是体现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让游客从不同的层面理解莫高窟的文化内涵。‘乐器复原’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思路,让莫高窟的古乐从莫高窟‘走出’洞窟,‘走近’大众。然而‘敦煌古乐器复原’产品非常高大上,却属于小众产品,无论从音乐本身的限制,还是产品的价格来讲,都决定了它作为旅游商品市场空间将非常小。而此次文创的数字化迭代或许会变得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文创的破圈,激发出现代文化的活力,同时也是一种圈层的认同。00后数字玩家萧萧说:“我是一名古琴老师,出于对敦煌文化的热爱,听闺蜜介绍了敦煌乐舞图盲盒数字藏品发售,抱着尝试的心态,加入了玩家的行列。”
作为社交媒体的新潮流,很多和萧萧一样的玩家,有独属于自己的审美偏好,就如敦煌文化。数字文创不仅带玩家穿越千年历史,还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分享现代文化的时尚。
借助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数字手段的多样性,数字文创在这短短的几年间,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创意发展形式,一大批优质文化IP,迅速成为社会新动能。但随着近期部分数字收藏平台的关停,在未来,数字文创能否继续深入文化赋能,打造新的消费场景,仍需拭目以待。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2022-09-09 11:28:04 来源: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