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甘肃陇西县城中心的威远楼,翘脊瓦筒、雕梁画栋,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其以雄伟的气势,悠久的历史,精巧的造型而闻名于世,是陇西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
威远楼地处陇西县城的中心位置:四周早已没了蜿蜒的城墙,但黑黝黝的城砖就是威远楼足够古老的最有力的证明。
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的威远楼,它的建造和得名,与北宋名臣韩琦分不开。韩琦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时称“韩范”,当时边塞上传诵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出于加强武备的需要,韩琦筹划边防时,在陇西城东一里处的北坊建一谯楼,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
到了元初,开国功勋汪世显父子在扩建城垣时,将威远楼移建城中。当时元朝实行军政合治,巩昌总帅府就在威远楼。
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移于城中。元顺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又设铜壶滴漏,置更鼓于其上,于是得名“鼓楼”。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施工重建,悬“巩昌雄镇”之匾,遂得“雄镇楼”之称。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又作修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在楼台东南角设置石晷,并移宋代(北宋崇宁五年)所铸铜钟于楼上,击之声闻四达十余里。从此又得“钟鼓楼”名。
其还曾有过雄镇楼之称,那是在明初期,因楼木朽败,施工重建。彼时,工匠们先砌一巨型砖墩台基,然后于台基之上架木构筑高楼,这样一来使得其外观更加雄伟,故改名为雄镇楼。至于威远楼现今的模样,是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加以扩建,改修为砖基三层木构楼而形成的。
(二)
白驹过隙,王朝更迭中,威远楼的军事底色渐渐消褪,却于晨钟暮鼓间融入了芸芸众生的日常。即使今时早已听不到威远楼上的钟鼓之声,却依然能想象到昔时其作为主导时空、报晓,示昏的不凡气韵。
两则有关威远楼的传说,饶是有趣:
据说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地方官绅要把重达4吨的铜钟移到楼上,但由于楼基高10多米,谁都束手无策之际,却有一衣衫褴褛的老农在一旁冷笑。郡守见状便问老农莫非有什么好法子。老农不冷不热地回答:我已是土壅到脖子上的人了,还会有什么好法子。郡守闻言,恍然大悟,急令人运土堆积,大铜钟沿着土坡缓缓运到了楼上。此钟现还悬挂于威远楼上,为国家一级文物。
另一则说的是1920年12月16日的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波及到陇西当地,坚不可摧的威远楼基座居然裂了一条3寸宽的口子。后,有高明的匠人在裂缝上打了几颗大蚂蟥钉,奇怪的是那裂缝竟慢慢地合上了……据说现在到威远楼还可以看见那几颗蚂蟥铁钉。
(三)
现在游人所看到的威远楼是一座砖基为三层的木楼,楼高15米,通高26米。一层楼有24柱。有资料显示,仅其座基就高11米,长27米,宽17米。
威远楼三层均四面飞檐,朵朵斗拱支撑梁头、枋头、外檐出檐的重量,102朵斗拱将楼装饰得富丽堂皇,光彩照人。形象独特的曲线屋顶,巨大的体积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这一建筑最美的一处。正脊、垂脊、戗脊构成歇山式的大屋顶,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结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加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正脊两鸱吻昂首高蹲,房脊雕花栩栩如生,脊中间饰一塔瓶,瓶高2米,垂脊飞龙走兽俯视着正四方,戗脊套兽为仙鹤、狮、马、猴,飞檐翘角呈翼然之势,其轮廓线不是直线而是鸟翼般展开的曲线,翼角给人以轻巧活泼之感。
且不说城楼之雄壮,只是那两块悬挂于其三楼东西两檐的“巩昌雄镇”“声闻四达”巨幅匾额,就已无声地坐实了陇西千百年来的辉煌和气势。
打开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随处可见“陇西”(陇西郡、陇西成纪、渭州、巩昌府、巩昌总帅府、巩昌布政使司)这个地名。
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华夏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的人文历史。陇西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它就像一枚厚重的大印,盖在百姓的生活画卷上,让人们内心踏实且有归属感。
文 | 奔流新闻记者 雷媛 刘小雷
图 | 来自Lau Ranger
2022-08-14 08:57:52 来源: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