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南部山区美如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十年奋楫,古浪巨变;十载春秋,硕果累累。
党的十八大以来,古浪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和主线,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呈现出经济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显著提升、生态持续好转、民生有效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良好局面。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深深激励着古浪干部群众。
全县干部群众在巨大的鞭策鼓舞下,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坚定的信心信念、更加饱满的干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市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美丽的富民新村。
奋力脱贫攻坚 接续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
建成绿洲小城镇和12个移民新村;搬迁安置南部高海拔山区群众1.53万户6.24万人;累计减贫14.23万人;13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2020年,古浪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
数据的背后,是古浪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是“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坚定信念的生动反映,也是全县上下心怀使命、奋力攻坚、笃定实干的生动写照。
古浪县从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入手,提出了突破“思路、出路、产业、模式”四大瓶颈制约,推动扶贫开发从“单打独斗”转向“兵团作战”,从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从粗放式扶贫转向精准扶贫。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靶向发力。建成自来水管网4494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75%;建成5座大型调蓄水池,总容积达到1500万立方米。新改建中小学131所,建成村卫生室144所,新建农户住宅和改造农村危旧房3.39万户,全面实现上好学、就好医、住好房目标。
突出“六个精准”,着力实施“五个一批”,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帮扶体系。举全县之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南部高海拔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实现3个乡镇整乡搬迁、58个贫困村整村搬迁。选派各级帮扶干部近7000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2.24亿元。压实各级帮扶责任,凝聚起社会帮扶的强大合力。
立足区域特色优势,做强产业。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建成日光温室1.5万座3万亩、养殖暖棚19.37万座,蔬菜产量达到65万吨,牛羊鸡存栏量分别达到10.36万头、245.7万只、208.5万只,羊存栏量跃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家,完成“三品一标”认证83个。
一个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稳步推进、一处处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一座座种植养殖基地生机勃勃……古浪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举,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举全县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在古浪大地徐徐展开……
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项目。
找准功能定位 答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古浪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十年。
十年来,古浪县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工业经济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兴起,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十年来,古浪地区生产总值连跨新台阶。从2012年的28.88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72.12亿元,年均增长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4万元,增速连续三年居武威市第一位。
十年来,古浪农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完成耕地地力提升8.08万亩。农业增加值达到32.3亿元,是2012年的3.25倍,年均增长7.04%,增速连续三年居武威市第一位。
十年来,古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6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42.67亿元、净增20.57亿元,连续三年超40亿元。
十年来,古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99元、净增15910元,年均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65元、净增5406元,年均增长10.8%。
站在新起点,古浪将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干,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交出更加亮眼的“新答卷”。
金宇浩睿奶牛养殖园区挤奶大厅。
聚焦民生福祉 绘就人民幸福“新画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十年来,一个个凝聚着民生期盼的愿景化作一幕幕正在发生的幸福实景,一张张汇聚着为民情怀的“责任清单”变为一份份让人暖心的“满意答卷”,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让群众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真切感受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和温度。
十年来,古浪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年均民生支出稳定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以上。
——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十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累计输转劳动力92.8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1.44亿元。累计建成乡村就业工厂64家,就近就地吸纳1600多人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教育民生持续改善。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各类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校舍42.76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47.84万平方米,城区“入园难”“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古浪一中创建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高。不断推进卫生健康领域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改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环境。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县中医院完成整体迁建,新建绿洲医院,新改建乡镇卫生院4所、标准化村卫生室144所,成功创建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县城区新建和提升改造市政道路11条11.8公里,新增停车泊位561个。建成应急避难场所一处,新建中心绿地广场等休闲场所4处,建成小游园3处,县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9.6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到3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2.97%。改造棚户区13444户、老旧小区518户、农村危房18592户,新建棚改安置房2800套,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58.9万平方米。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文体活动场所569个,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积极推进文旅融合,立足“丝路要塞·红色古浪”定位,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红色的历史背景、厚重的人文资源、独特的自然风貌,集中培育打造“红色”“金色”“古色”和“绿色”文化旅游产业,构建了“一核两廊五带四组团”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逐年提高,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进入新发展阶段,古浪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突出重要领域、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努力在更高水平上绘就民生福祉“新画卷”。
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擦亮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发展“生命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古浪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八步沙林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我省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古浪县按照“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方针,依托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省级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在南部山区做好水源涵养林建设、中部川区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北部沙区开展荒漠化防治与治沙造林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古浪县累计完成造林183.79万亩,封育76.62万亩,防沙治沙90.3万亩,废旧宅基地腾退复绿3.2万亩,治理退化草原91.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75%,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6.99%。
——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县城区空气质量稳定达标,地表水考核断面和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力度空前。全力打好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主动仗,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古浪段)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整改,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国家节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用水总量控制在2.745亿立方米以内,创建为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奋楫扬帆再出发,感恩奋进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古浪县将始终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建设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古浪。
来源丨甘肃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08-18 10:03:16 来源: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