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天向上>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走进庆阳市博物馆,探寻从古至今的庆阳印记

2024-09-14 09:53:56        来源:

一馆通古今,如果想要快速全面地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博物馆是最佳去处。


9月12日,“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庆阳市博物馆,感知中华农耕文明和非遗文化记忆。

走进庆阳市博物馆,探寻从古至今的庆阳印记(35104869)-20240913234722.jpg

庆阳市博物馆众多展品中,举世无双的商周玉器、流光溢彩的宋金瓷器和千姿百态的佛教造像最具特色。而全世界体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黄河象化石和“环江翼龙”化石,更是火出了国门。采访团记者走进庆阳市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大家伙”。

走进庆阳市博物馆,探寻从古至今的庆阳印记(35104870)-20240913234725.jpg

1973年1月,庆阳市合水县板桥乡的水利施工工地发现黄河古象化石。复原装架后的黄河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5米,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完整的一具古象化石,连长度20厘米的舌骨也保留了下来,甚至在100多块脚趾骨上,直径仅3厘米的末端趾骨都完好无损。个体保存如此完整的化石在我国仅此一例,目前在全世界也属独一无二,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馆内陈列的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出土于华池县赵家岔;著名的商代“作册吾”玉戈、汉代“彭阳”铜鼎和宋代玉壶春瓶均为甘肃省内仅有的瑰宝。此外,绚烂多彩的非遗剪纸、香韵流传的刺绣香包等民俗展品,让庆阳人民引以为傲的书法名家作品以及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也是庆阳市博物馆的特色。

古朴的远古陶器、雅致的宋金瓷器、精美的汉唐铜镜……展现着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匠心。唯美的书法瑰作、镂空的一纸红笺、多彩的刺绣香包……诉说着现代人民的文化与传承。

如果说博物馆是一座时光的桥梁,那么庆阳市博物馆一定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它将历史与现在完美连接,用一件件古代传世之宝与近现代民俗技艺,展示着庆阳这片土地过往的辉煌和现代文化的深邃。

庆阳市博物馆占地面积23.04亩,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主体建筑五层,展区面积5000平方米,是甘肃省目前规模较大的地市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12428件,珍贵文物1912件,其中一级文物有60件,二级文物235件、三级文物1624件。博物馆常设庆阳历史文物、古生物化石、佛教艺术、革命历史文物、香包、书画、剪纸等9个展区。

自2012年5月18日庆阳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来,每年接待观众量20多万人次,已成为一个展示庆阳悠久历史文化和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的平台。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张秀芸

原图.jpg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