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天向上>

绿满陇中 :梦想照进现实

2024-07-17 21:30:27        来源:

看着自己二十年前种植的第一批侧柏已长成5米高、30厘米粗的树木时,李茂强眼里喜悦,心里骄傲。

今年58岁的李茂强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碧玉镇小河子村小河子社人,自2003年开始,他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年时间里,李茂强的足迹踏遍了小河子村的荒山陡坡,凭着一股执拗劲儿,硬是种下了300亩的树苗,把光秃秃的石头山变成了林木丰茂葱茏一片的宝地。

其实,在定西,人与树的故事有很多。这是定西人民为家乡增绿过程中留下的时代烙印,是定西人民让“荒山变青山,干滩变绿洲”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

李茂强“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心愿实现了

种树,是他们一辈子的事

通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整体脆弱,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生活在通渭县碧玉镇小河子的李茂强,从小的记忆是“石头坡上寸草不生,干旱、风大、经常发生泥石流”。

初中毕业后,李茂强留在家乡跟着父亲务农、一起育树苗,当时的小河子社是全县植树造林育苗点,村民们通过育苗获取经济收入。

“当时育苗育得多,会有剩余的苗木,丢掉太浪费了,就把树苗拿上山,栽植到了小河子社的两面石头山上。”与树木最初的结缘,也注定了他后来的选择。

最初萌生种树的念头是从电视上看到南方城市郁郁葱葱的风景,“到处是绿色,很让人羡慕。”从2003年春天开始,李茂强一年中多半的时间在栽树,“开始时,从山坡下一桶一壶地提水浇树,费事,成活率也不高。后来琢磨了一个规律,只要下雨前就大量栽树,省事也容易活。”就这样,在小河子村光秃秃的山坡上、荒地里,经常看到李茂强一肩扛着铁锹,一手提着树苗,虽孑然一身,但脚步坚定而稳健。

如今的小河子社,已经从寸草不生的荒山变成了一个有山有水的美丽村庄,牛谷河穿行而过,整个村落被大山环抱着,荒芜的山坡披上了绿装,一片葱茏。从第一批侧柏到300亩的树林,眼前这来之不易的盎然绿意,浸透了李茂强二十多年的心血。

“这几年,看着村里栽树之后的变化,大家会说,栽的那些树真的好,感觉自己真的做成了一件事。”李茂强说,他种树的初心是“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如今这个心愿实现了也挺骄傲的。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对绿色的向往,成了通渭人民心底最深的期盼,让家乡变绿,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

通渭县碧玉镇雷岔村原党支部书记郭权分享种树绿化经历

“栽一场树,就要流血汗,如果不流血汗,树长不好,这是肯定的。我栽了将近30年的树,现在雷岔村全部的山都绿了。”通渭县碧玉镇雷岔村原党支部书记郭权分享了自己担任村干部期间,种树绿化村庄的故事。

雷岔村种树是从1995年开始的,那时,郭权想着,村里有了路,就要种上些树,这样村子自然环境就变好了。过去的那些年里,郭权自己育苗和争取资金,带领村民在村子的山坡上栽树。

“每一个村把山顶上的树栽上,那得多好看。”郭权对于树的喜爱深入骨髓,村子里遍布他为植树而奔忙的脚印。

“他就是个树痴,一辈子就喜欢树,再啥也没干成。”郭权的老伴笑着对奔流新闻记者说,老头子一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种树,“现在69岁了,一天天还是惦记着种树,精心呵护着每一棵树木。”

30年过去了,雷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候变好了,生态环境变好了,整个村庄一年四季树影婆娑、郁郁葱葱,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舒适且惬意。

“这一辈子,对个人、对村民、对这个村,我没有遗憾。”厚植绿色,有了这份底气的支撑,郭权很知足。

执着,“刚强兄弟”的绿色守望

“刚强兄弟”55年种树8万余株

提及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的植树造林,许志刚、许志强两兄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对双胞胎兄弟,从20岁开始在村里义务植树,55年里,种树8万余株,绿化荒山400亩,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刚强兄弟”“旱塬愚公”。

在“刚强兄弟”的记忆里,曾经的家乡每逢下雨,雨水冲刷过的地表,沟壑纵横,像一条条伤疤爬满了整个村的土地。而在地下,是一个个被称为“窟圈”的暗坑,一不小心人就会掉进去。在目睹家人跌进窟圈差点丧命的场景后,他们胆战心惊,再这样下去,不但家保不住,命可能都要丢掉。“要种树,才能固土!”他们意识到了树对这片土地的重要意义。“早上四五点起床,喝上几口罐罐茶,我们俩就扛着铲子、锄头等工具上山,给树松土、除草、修剪枝叶,这样的习惯我们坚持了55年。”

种树的第一件事,是解决树苗的问题。

在通渭,最常见的树是白杨和榆树,它们价格低廉且容易生长,如果种松柏、云杉、棕榈等树都需要从其他地方买,“一棵树苗要3元钱,3元钱在当时能买10斤白面。”许志刚老人说,他们收入不多,仅能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买树的钱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攒来换油盐的十几个鸡蛋,卖了,买树,卖马驹用来盖房的700元钱,买树。“村里没有树,我们就挑着担子,去六十里外的草滩、九十里外的武山买树,足迹遍布邻近各县,却从未舍得在买树的集市上吃一顿饭。”

有了树,浇水又是个大问题。

在那个人吃水都很困难的年代,极少有人拿水去种树。特别是当时村子里只有一个泉眼,水量也很少。为了不影响别人用水,他俩就在夜里担水,再把水一桶桶运上山。有时候从天黑担到了天亮,来回挑水,坡陡路窄,水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下滑,压得肩膀很痛,地面很软,鞋子里都是土,人也走不快,一个来回要二十多分钟。

“在我们这里,有种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孩子都费劲的老话,但我们要坚持下去,就当养着一个个孩子。”挖坑、种树、浇灌、施肥、松土、修剪、育苗成了他们刻进骨子里的动作,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各类松柏、云杉、棕榈逐渐爬满了村庄的山头,各种野生动物也开始在林间穿梭。

半个世纪的绿色守望,他们为家乡打造了一片江南风光。

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人乃至全乡、全县的农民都参与到义务植树的行列,每年完成义务植树200万株以上。目前,通渭县林地面积达到10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5%,生态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光秃秃的山头逐渐被绿树覆盖,沿河沿路绿树成林,每个村庄都被绿地包围。

以前满眼黄土的通渭,现在已是半城山水半城绿。

绿色 见证陇中大地的巨变

绿色,见证了城乡的巨变,也让“绿满陇中”这个梦想照进了实现。百万树木植于土,生态理念植于心。

“定西人对绿色的向往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定西市林草局前局长胡全良介绍,“十四五”以来,定西市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以“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大荒坡、荒山、荒沟、荒滩“四荒”绿化力度,坚持生态治理先近后远、先易后难,整山系整流域规模化推进。

有数据记载,新中国成立时,定西的森林覆盖率仅为5.16%。经过多年长期改善生态环境的艰苦探索,总结形成了“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坎埂草灌锁边子、沟坡林草围裙子、沟底塘坝穿靴子”的生态治理模式。如今,定西市林地总面积602.8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52.1万亩、森林蓄积量6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29%。建成了城区面山绿化、“福州林”“青岛林”、洮河国家湿地公园、马啣山林业生态修复等一批林业精品工程。

植树造林,种草种树,改善生态,厚植绿色底蕴,定西,这个曾经苦瘠的旱塬已变为满目葱茏的“绿色银行”,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也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黄河流域山地丘陵沟壑区发展实际的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来越浓的绿色成为这片陇中大地上最浓郁的发展底色。

文|奔流新闻记者 欧阳海杰

供图|通渭县宣传部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