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天向上>

【奔流文化·器物】圆首镶骨珠骨笄,4000年前的镶嵌工艺已很了得

2024-07-05 16:11:30        来源:

圆首镶骨珠骨笄,出土于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长11厘米。为束发绾髻的装饰品。这件骨簪以黑树胶制成圆锥形的柄部,顶端粘一白色圆骨片,柄部黑胶周身镶36颗白色骨珠,显示出精湛的工艺水平,为原始社会骨簪的精品。

(一)

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永昌县,其东北部为河西堡,河西堡附近,也就是距离县城约20公里的地方,发源于阴山的金川河蜿蜒向北流去。南有阴山,北为龙首山,龙首山山脚下形成一个相对平缓的低区,这个地表布满了砂砾碎石的地方却有个美丽的名字——鸳鸯池。从远古时代起,阴山之北,龙首山之南,金川河流经的这块土地是我们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1973年5月,武威文物普查队与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在鸳鸯池南、金川河西的台地上发掘出新石器时期墓葬600多平方米,发现并清理墓葬151座。

据考古发掘研究证明,这里是新石器时代的墓葬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鸳鸯池遗址应是一个氏族的集体墓地,从墓葬规模看,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氏族部落。从墓葬形式及陪葬品反映出,鸳鸯池遗址所代表的文明进程大约为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父系氏族社会形态开始形成时期。从硕大的装有粟的陶瓮及形似酒杯的小陶杯可以推测出,这里的先民们以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从制作精美的装饰品可以推测出,他们已有了相对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据柳湾、土谷台、鸳鸯池、花寨子、地巴坪等墓地统计,出土装饰品共29767件,其中串珠28102件(颗)。串珠的出土位置一般在头、颈部,表明是作为头饰和项链佩挂在胸前或颈项上的。除串珠外,还有臂饰、石管、骨管、石环、穿孔牙饰、蚌饰、骨笄、绿松石饰等。

通过这些出土文物,反映出原始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这份爱美之心虽被岁月埋于砂砾之下,但其所承载的远古时代文明,令后世惊叹不已。

(二)

今天的主人公圆首镶骨珠骨笄,作圆锥形,骨帽表面粘有一层厚厚的黑色胶质物,胶质物上环嵌着36颗白色骨珠,顶端镶有一个刻有同心圆的骨片。这枚骨笄与一同出土的石雕人面像皆是以黑色胶质物作为黏合剂,也正是这两件文物开创了我国镶嵌工艺的先河,充分体现了远古先民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是颇受文博界称道的史前艺术珍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其实,鸳鸯池遗址出土的骨笄不止一支,圆首镶骨珠骨笄却是最精致的一支。这座遗址出土的骨笄,有的虽经过精细打磨,但笄首全无装饰;有的只经潦草粗糙的加工,顶端甚至保留着动物骨关节。这支笄首嵌镶着白色骨环、鲜明悦目的骨笄就显得非同寻常了。

非同寻常之物当配不一般的人物。你可能会想象,这只精致的簪子也许是首领女儿的及笄之礼、奁中之物……

然而,这支骨笄的主人应是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大约是氏族中最德高望重的祖母,只有一个家族的核心才配用这件顶尖饰品。

精致的装饰品制作需要精湛的工艺制作水平。石雕人面像及镶骨珠骨笄的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上面骨环、骨珠的嵌镶。若无镶嵌,又怎会反映出先民们渐趋精湛的手工技艺和别出心裁的创意呢?

而这嵌镶工艺的关键之处,正是黏合剂的应用。

(三)

石雕人面像的双目、双鼻孔及口环都是用一种黑色的黏胶粘贴了白色的骨环,才塑造出人面像鲜明的五官轮廓。骨笄也如此,笄首圆顶用黏合剂粘贴了同心圆的骨片,才掩饰了粗糙的骨笄截面,整个笄首更是堆加了一层黑色黏合剂,再镶嵌以36颗骨珠,白骨环与黑色黏合剂构成极色配合,使这只骨笄看上去鲜明悦目。

无独有偶,整个鸳鸯池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除掉装饰品,在更多的工具类文物,诸如刀、匕首等制作过程中都应用了相同的黑色黏合剂。黑色黏合剂的应用,是鸳鸯池遗址一大价值和独有特色。

中国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就开始制造使用复合工具。所谓复合工具,是指不同材料的部件组合而成的工具。譬如,木柄或骨柄的石刀,木或骨为柄,石为刃,这就需要把石叶镶嵌在木柄或骨柄上,镶嵌过程中,必须要以黏合剂加固柄与刃的连结部位。到新石器时代,随着复合工具的普遍使用,黏合剂应已广泛应用。鸳鸯池黑色黏胶的发现,为史前黏合剂的应用提供了实物证据。

人类早期应用的黏合剂,大概分三类,即:动物胶、植物胶和矿物胶。鸳鸯池所用的这种黑色黏合剂经有关部门用激光光谱定量分析发现,是含有极少量铝、钙、铁 、硅 、钡、钠、镁 、钛等元素的有机黏合化合物, 是一种天然生成物质,应是一种植物胶。先民们使用的天然植物黏合剂,包括多种树脂、树籽粉混合而成的胶,另外还有天然漆。

文·图|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