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街亭古镇,地处西秦岭北麓,西接古郡,北环渭水,处于麦积山风景区核心位置,距天水市区约40公里。绵延而来的观龙山雄踞镇后,蜿蜒清澈的南北二河于镇前交汇为东柯河,如双臂将古镇环抱。
街亭古镇街景
2004年,当地村民在神农山重建古庙时挖掘出神农文化遗迹,经专家鉴定,认为街亭神农山是炎帝神农氏发祥地中心及祭天场所。街亭也是先秦发祥地之一,街亭一带出土的秦人墓葬数量众多,文物丰富,除放马滩墓群外,麦积山秦文公墓也闻名于世。有学者认为,街亭古战场并非在秦安县的陇城镇,而是在此地。
街亭古镇虽历经沧桑,但却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建制规整的明清建筑群。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的历史文化的气息,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
01
“到了天水境内,不用进市区,一直走天宝高速,看到‘街亭’的出口,就下高速,一出去就是麦积镇,温泉就在那儿。”
泡泡温泉,在水汽蒸腾中洗涤爽身自然令人神往,但喜爱三国文化的游客更感兴趣的却是“街亭”这个地名。
同样是在天水市的秦安县陇城镇也有街亭古战场,因为按照通常的说法,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就发生在陇城镇一条宽约2公里、长达5公里的川道北段开阔地域。
在田野之间找寻历史的真相。
陇城镇西河谷中雄峙八方的龙山(早名断山),山高谷深,形势险要,像极了《三国演义》中马谡的扎营地。
在龙山之上,似乎嗅到了那场大战厮杀的味道:关陇往来只有通过固关峡,翻越陇坂;沿马鹿—龙山—陇城镇一线行走,是由长安到天水唯一坦荡的路径。后人于是揣测,如此进可攻、退能守的军事要冲,岂会被深晓兵机的武侯忽略。
那么,麦积区麦积镇的这个街亭古镇,难道也与三国文化有所牵涉?
街亭古镇村民对本地才是“失街亭”故事发生地深信不疑。
此街亭是否是彼街亭,先按下不表,文友推荐的理由让人怦然心动:2012年12月,街亭村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3月,在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里,街亭村同样入列。
街亭附近出土的古代军队行军锅
街亭古镇到了。阳光晴好,群山肃穆,河流迤逦,田野静寂,一片诗意的乡村景象。古镇里热闹非凡,正值逢集,卖服装的、卖锅碗瓢盆的、卖小电器的、卖果蔬的,临河堤的村道便有些拥堵。感受到的这个市集是世俗的、有点烟火气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村边一座飞来的小山的重量。那座山上森森松柏环绕间,有寺观的飞阁流丹出露。
山名观龙山。
02
街亭的古韵在哪儿?上观龙山,看古镇的视野才会变得立体生动。
航拍街亭古镇观龙山
观龙山的人文印记,当地人用“一祠、一寺、一观、一堡”来概括。崇福寺建在观龙山腰,依山势而建,上部为杏林观,中部为崇福寺,最前为纪将军祠,集寺、观、祠于一身,融道、佛、儒一起,这是崇福寺最奇妙的地方。
沿着陡峭的石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崇福寺仍然保留着往昔那种古朴、深远的风貌。
崇福寺
崇福寺的第一个秘密就藏在纪将军祠里:人们在探寻天水悠久的历史、浩荡的古风时,关注的目光总会投向一个古老的地名——上邽。
最早的上邽县治所在什么地方?按照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上邽故城应在今秦州市区。但郦道元记载的是北魏时的上邽,北魏以前的邽县故城在什么地方,一直是个谜。
1986年,麦积区放马滩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图,图中明确地标示出了战国后期秦在陇右的建置政区。图中用方框圈围的唯一一个最高级别的地名,标明“邽丘”二字,从标示方位看,当时的邽县位置在今麦积城区西北部的山塬处。这不正是街亭古镇所在的地理位置吗?
当时不称县而称“丘”,这是古代地理命名的习惯。而上邽县的设置,始于汉文帝刘恒时期。古代的城池因朝代更迭、战争频繁,变动很大。东柯谷设上邽县治,大约在汉景帝刘启时期。只是到了郦道元所处的北魏时期,上邽县治才移到今秦州市区。
03
观龙山这座明代风貌犹存的纪将军祠实际上就是城隍庙,供奉的是汉高祖麾下为救主不惜慷慨赴死的勇将纪信。众所周知天水城隍即是纪信,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他曾大封天下城隍,最下封到县一级,为“显佑伯”。除了秦州市区的城隍庙之外,天水地区只有吴砦、关子、街亭有城隍,这是自古街亭有县级建制的有力证据。那么上邽最早的县治会不会就在现在街亭古镇的位置?学者推测,极有可能。
崇福寺的第二个秘密显然是在殿宇边矗立的碑石间,那里矗立着一块《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拓片(局部)
《玄秘塔碑》是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的柳体楷书的代表作,虽历经千年,字画仍清晰完好,它不是收藏在西安碑林里,怎会与崇福寺有瓜葛?
原来石碑并非真的是《玄秘塔碑》,而是街亭的热心人士依据西安碑林的原碑拓片在崇福寺新立的。《玄秘塔碑》的碑文记述的就是唐代高僧端甫(770年—836年)的事迹,他与崇福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端甫一生历经唐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在宪宗元和年间,因相继平定刘辟、李锜、吴元济等的藩镇叛乱,政治形势有所改观,出现了所谓“元和中兴”局面,宪宗在得意之余,也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此时,端甫已任左街僧录,掌内殿法仪多年,在佛教界算得上是权威,便奉命“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
据《玄秘塔碑》的记载,在文宗开成元年六月,一代高僧端甫朝向西方圆寂,而那正是他的故乡——天水的方向。
而街亭人无比尊崇这位高僧,是因为端甫十岁时曾在崇福寺做沙弥。德宗年间,他又一度担任崇福寺住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崇福寺正是《玄秘塔碑》的发祥地。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电话:19530461646
微信:BL19530461646
拍客:710060272@qq.com
2024-04-09 23:40:11 来源: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