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天向上>

【奔流文化·寻陇】甘肃这个小镇竟隐藏着犬戎故都(上)

2023-10-18 17:46:16        来源:奔流新闻

威戎镇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中心区域,全镇大部分地处葫芦河流域的平缓地带,整个河川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这里出产的苹果闻名遐迩。

葫芦河,渭河上游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西吉县与海原县交界处的月亮山南麓,于玉桥乡下范村进入甘肃静宁县北峡口,向南流经宁夏西吉,甘肃静宁、庄浪、秦安,在天水三阳川与渭河交汇。

这条河因河床狭窄曲折,形似“葫芦”而得名,古称瓦亭水、陇水。就在葫芦河畔,有一座被隐没的古镇,在那里,历史曾留下深刻而神秘的笔触。

要知道,历史上的西北,曾是诸多游牧民族的衍生地。而戎族,在这其中带有了一丝与众不同的神秘。

01

静宁县,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距离兰州约221公里。静宁之名,始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力寨”首字,取安静宁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静宁葫芦河流域

静宁的历史非常久远,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商周之际为戎羌之地。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周郝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置陇西郡,县境属之。秦属陇西郡。西汉时,在今静宁县域置成纪、阿阳二县。

葫芦河穿城而过,滋养着静宁这片土地,烧鸡与苹果是当地有名的美食特产。同样的,葫芦河水还滋养了这片土地之上的人和事。早在西周时期,曾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民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威戎镇地处静宁县中心地带,素有静宁“天心地胆”和“九州通衢”之称,为慑西戎长期骚扰,取“威震西戎”之意,遂名威戎。

▲俯瞰威戎镇

而想要真正走近与了解这段历史,就要亲身实地前往威戎镇。出静宁县城南下,我们一行来到了威戎镇。

在威戎镇,葫芦河川流而过。

阳光洒下来,葫芦河粼粼地泛着光,清透而晶莹。河谷里满是毛茸茸的芦苇,风过之后,与河水一起,摇曳着。弯弯曲曲的葫芦河,见证着这片黄土河谷丘陵之上的过往岁月。

威戎镇,相传在西周和秦初是戎族人的国都。这里,曾有一座“紫禁城”,是戎族首领的皇城。那么,这座传说中的“紫禁城”,就成为了记者此行的重要寻找之地。

02

戎族,古代族名,又叫猃狁,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犬戎”之得名,倒有一些传说可以追溯。专家推测,应该是该民族的先祖以犬或狼为图腾,因而得名。在周朝鼎盛时期,周穆王曾经远征西部。“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汉书·匈奴传》)。这应该就是俘虏了以白狼、白鹿为图腾的部落,说明在华夏民族的周边,以犬或狼为图腾的游牧民族是大有人在的。到了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再到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

▲西周时期犬戎所在位置示意图

根据文献记载,犬戎族自称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它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后汉书》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这里说的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因而,研究中国游牧民族的图腾,也必须从古匈奴荤粥和犬戎开始。

帝小乙是商第21位王子。《史记》记载:“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帝小乙去世后,他的儿子武丁即位。史书记载,从盘庚迁殷至纣灭的273年中,特别是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期,商王国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了发展,对外不断用兵,扩大疆域。到武丁时商王国已经“帮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诗·商颂·玄鸟》)。当时,渭水上游,陇坂以西(包括今之陇西、天水),生活着绵诸戎、绲戎、翟戎等戎族(史称西戎)。早在夏、商时期就与中原有各种交往,且亦十分繁荣。

当时陇右地区皆为戎人的领地,静宁时属成纪之地,自然也是戎人之地。

在威戎镇见到的第一处遗存,是位于威戎镇广场后的一处台地。这一处遗存,是一段残破的老城墙,以及一座形似堡楼的残垣。

站在台地之下,仰望断墙,人工修筑的痕迹十分明显,层层黄土夯筑,因为废弃残破而长满了荒草。走近堡楼,可以看见当时修筑时搭建木椽的孔洞,还有很多手掌大小的圆形石块。

可是,从坍塌的城墙断面来看,夯筑的城墙内部,并非早期的纯木质结构,更像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修建方式,这就对这段城墙的年代有了疑问。这段城墙与堡楼究竟修建于何时?它是否就是已经有了千年历史的紫禁城?这个疑问在之后的寻访之中得到了确切的答案。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荆雯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