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 13:53:40 来源:奔流新闻
5月30日,最高法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一起因反抗校园霸凌被判决正当防卫的案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案例中,一名14岁的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校园厕所内被15名同学霸凌时,用折叠刀进行反抗,导致3人受伤。最终,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该学生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频发生。这起案件被写入最高法指导性案例,不仅是给了那些霸凌者极大震慑,更重要的是向社会重申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现实意义和法治意义都很鲜明。
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同步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除强调对未成年人犯罪不纵容外,还提出发生欺凌学校未尽职责将依法担责。用更完善的司法体系,更明确的司法态度,依法从严治理校园霸凌。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有了上述指导案例和意见“撑腰”,让公众感受到充分的法治信心。
法治的意义是什么?是面对侵害时,有人为你伸张正义;是他人有难时,你有勇气施予援手;是你遭遇霸凌时,也有正当防卫的底气。
抵抗霸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每一个人都是责任人。这也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只有全社会的力量聚在一起,拧成一道有力“防线”,才能让霸凌“归零”。
文丨奔流新闻评论员 柴小艳
图丨奔流新闻首席插画师 李雨桐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电话:19530461646
微信:BL19530461646
拍客:710060272@qq.com
2024-06-02 13:53:40 来源: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