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作文之星>

奔流少年·方块字丨《我与地坛》读后感

2023-06-10 12:29:50        来源:宋佳名师工作室

《我与地坛》读后感

皋兰县第一中学高一9班 陶佳英

指导老师 杨言霞

史铁生的文笔不似湖水般平滑,也不似潮汐般波澜,是那种有质感的文字,就像笔尖划过有纹理的纸面,精致而不失平和,深刻但不犀利。他的景物描写我是极喜欢的,每一个字都是用心雕琢,极具特色与灵性的用词,让地坛的沧桑深沉,生命的灵动鲜活跃然,纸上辗转的笔锋,硬是化作油彩,渲染出一幅幅地坛的写真,这不难看出笔者深厚的功底,和细致入微,多角度的观察与揣摩。

阅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笔者的情绪和思考,通过文字与读者像藤蔓一样联系起来,引起共鸣与深思。双腿残废的痛苦足以压垮一个人的意志,但史铁生在不幸中又是极其幸运的,身体上有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精神上有地坛宁静的安抚和万物生机的勉励,环境的帮助与自身的坚韧,使史铁生重拾希望与勇气,战胜了病痛带来的颓废和煎熬。母亲在史铁生的一生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她的形象就像是柳枝一样,隐没在浓荫之下,柔软但坚韧。无可奈何的她只能在儿子身后悉心打理,心思细腻的她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她的身上有母爱特有的温婉与深沉。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去地坛寻史铁生,但他只是隐在暗处看着母亲焦灼的步伐而“无动于衷”,这段多么真实和心酸,少年心态的作者就像是那倔强而羞涩的孩子,他的内心定然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这种不易言说的情感,正是中国式母子之间所特有的。一个含蓄而内敛的民族几千年来流传至今,贯穿其中的便是这种委婉的情感,它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

地坛与母亲在作者的笔下融为一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地坛是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作者心中永远的地坛,缕缕情思在作者的笔下凝聚为那份深深的怀念。地坛见证了许多人的成长,史铁生文章里的夫妇、兄妹、歌唱的少年、路过的姑娘、奔跑的追梦者,他们都在地坛留下了珍贵的岁月,地坛是史铁生的,也是每个努力生活的人的,他们的故事埋藏在地坛的土地上,印在车辙和脚印里。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地坛,那是一片祥和的净土,那里有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寄托。

教师评语:文章语言不俗,富含哲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地坛,那是一片祥和的净土,那里有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寄托”。作者结合生活感悟,条分缕析,将感悟娓娓道来,体现了十六岁少年独特的人生感悟。


投稿丨宋佳名师工作室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