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讯(记者张艾萍)12月20日,记者从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和兰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召开的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截至11月底,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7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天数比率为82.7%,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5,同比(4.55)改善4.4%;未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大气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空气质量呈明显改善态势。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兰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兰州蓝”保卫战行动实施方案》《兰州市持续巩固提升“兰州蓝”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兰州蓝”攻坚行动任务清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整治“百日攻坚”、臭氧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污染防治联合治理等行动。印发《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监管污染源排查指南》,提高网格监管能力。对全市6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建立无人机全域巡航取证体系,在主要入口和主要路段安装10套尾气遥感监测设备,重点乡镇建成30个视频监控点位,精准抓拍各类烟尘、尾气、粉尘、火点等污染行为;协同联动部门,新增、改造城市绿地323.82公顷,实施双重和三北六期工程等3个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为兰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夯实绿色基础。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对全市29家废水重点排污单位均建成废水处理设施,其他涉水企业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实现监管全覆盖。已完成七里河安宁、盐场等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2024年建成投运榆中县污水处理厂和金崖污水处理厂,完成37条道路雨污管网分流工作、3条农村黑臭水体深度治理工作;建成20个农村污水处理站,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以上。有序推进实施庄浪河流域永登段水污染防治、皋兰县蔡家河流域(三川口-蔡家河入黄口)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智慧黄河(兰州段)精细化管理监测建设等工程。与青海省海东以及白银、临夏等市州建立并全面落实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流域联动共治的工作合力。制定《全市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各类入河排污口整治3006个,1779个各类排污口已安装标识牌。此外,成功申报并有序推进建设国家第二批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督促指导4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隐患排查及自行监测,28家单位完成隐患排查“回头看”任务,持续推进相关企业炼油区雨污分流改造等3个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和炼油运行边生产边管控修复试点项目实施,防范在产企业新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持续加大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监管力度,配合完成1个化工园区、2个危险废物处置场和8个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积极推动黄河流域(兰州段)地下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实施;指导县区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
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方面,建立市队分片包抓、县区队各负其责工作机制,成立“1+N”工作组,织密管控责任网,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兰州市生态环境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0000余人次,检查工业企业20000余家次,发现问题936个,督促整改870个。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自觉承担环保社会责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治理减排义务。
据悉,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兰州建设贡献力量。
2024-12-21 13:38:08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