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发布>

兰州:加力推进强省会行动 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

2024-09-18 19:39:57        来源:

记者从9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牢记嘱托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兰州专场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兰州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87.3亿元,比1949年的3300万元增长了1万多倍;人均生产总值78894元,比1949年的47元增长了1600多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6.3亿元,比1949年的3289万元增长了5400多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3亿元,比1953年的816万元增长了3100多倍。

(新闻发布会)(35097830)-20240918161251.jpg

加快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老工业基地基础和优势,加快构建以都市型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为引领的“3+2”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兰州新区发挥产业发展主战场作用,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市场主体从获批之初的1000多户增长到现在的4万多户。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5年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园6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4家,兰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一县一园、一县一业”格局逐步形成。新型工业化持续推进,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三化”改造加快实施,西固化工园区获批设立,兰石化转型升级乙烯改造年内开工,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建成运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成功跻身全国千兆城市。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金融、商贸、通道物流、文化旅游等发展势头良好,“焕新生活”项目全面启动,万象城、万达茂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国家管网甘肃分公司、拓维云创等区域总部落地兰州。特别是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演艺经济蓬勃发展,中山桥畔人流如织,“兰山夜游”“黄河夜游”人潮涌动,兰州老街、黄河文化旅游街区异彩纷呈,兰州马拉松燃爆全城,“金城关·黄河古渡”5A级景区加快创建,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连创新高,城市“烟火气”持续升腾。

改革、开放、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推进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推进国资国企、投融资、开发区体制机制等重点改革任务,以改革赋能保障发展提质。特别是瞄准“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目标定位,大力推行“六个通办”,156项高频政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3年排名第一,荣获全国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大抓项目引进、项目推进,扎实开展个转企、小转规、下转上、分转子“四转”工程,创新设立区域驻点招商中心“引大引强引头部”,2023年以来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17个、投资总额2517亿元,兰州成为广大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福地。

持续提升国际陆港、空港、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功能,四向六条“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运行,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建设,建成运营兰白张江科创飞地和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挂牌运行兰州知识产权转化交易中心,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达到81%,先后入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创新策源地城市,跻身全球创新百强科技集群城市。

全方位提升城乡建设形象品质

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为抓手,全方位提升城乡建设形象品质。

坚持以“绣花”功夫建设精致兰州,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稳步实施城区雨污分流、供热分户改造项目,5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716个,完成棚户区改造37个、惠及10余万群众,14个“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提升改造西站夜市等一批特色街区,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15个。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市民城管”建设,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干净了,主次干道、生态廊道更靓了,沿黄步道贯通了,绿化美化提升了,城市“颜值”和“气质”显著提高。

统筹抓好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返贫风险消除率达66.7%,1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面铺开,“兰派民居”焕发新颜,和美乡村更宜居、更宜人。尤其是注重以强交通赋能城乡基础配套,全力实施综合交通大会战和“畅行兰州”行动,扎实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推动中川机场三期扩建主体竣工,中兰客专、兰张三四线兰武段等建成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并网运行,白塔山隧道、北滨河路西延线、S104沈阿公路全线通车,火车站站前广场提升改造、西关什字和海关什字人车分离等治堵疏解工程全面完工,打通断头路11条,新增各类停车泊位1.5万个,五星坪立交工程年内实现主车道恢复原状通行,中通道控制性工程、G312清傅公路、黄峪“开口子”等项目年内建成,兰州交通拥堵指数大幅下降,平均车速提升两成多,运行发展趋势指数等级在III类大城市中处在A级。

实现了“一河净水送下游”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控煤、减排、抑尘、限车”的思路,强化人防、技防协同发力,“兰州蓝”加快从浅蓝走向深蓝。

全域整治黄河干支流入河排污口,建成黄河干流防洪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宛川河、湟水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黄河兰州段国省控断面水质连续多年100%达标,2023年出境断面水质跃升至I类,实现了“一河净水送下游”。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拓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有序实施“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5年累计完成营造林85万亩、新建改造城市绿地532公顷。

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有序开展“两高”处置,接续建设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全力抓好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建成“无废城市”项目29个,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绿色转型,一幅“兰州蓝、金城绿、黄河清”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每年高质量办成一批为民实事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每年高质量办成一批为民实事。

扎实推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建设,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13025元和6236元。深入实施扩大城区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两年攻坚行动,新增学校24所,新增学位3.1万个,“上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市口腔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相继建成,率先推行省内就医无差别待遇。积极与武威肿瘤医院合作共建运营兰州重离子医院,全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重离子区域医疗中心。

倾力关怀“一老一小”,获批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养老服务+老年助餐”示范点39个,运营“长者食堂”43个。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

全面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田字型”治理体系,常态化开展“大接访”活动,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的信访诉求。登上门用心“访民问暖”,更新改造老旧供热管网252公里,群众对供热满意度大幅提升。统筹资源力量,稳妥处置金融与地方债务、房地产、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成色更足、更有保障。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玄丝雨

原图.jpg


  • 相关新闻